close

來自西雅圖的陳一仁醫師

沈戊忠醫師

   

投影片1  

    陳一仁醫師旅居美國西雅圖,從事老人醫學,近十多年來成立亞裔銀髮族基金會,教導銀髮族在進入老年衰老之前要健身、健腦,並規劃好安老的資金及住所。

    陳醫師這次受醫學系同學邀請回來參加第12場ICJC,第一個小時他為學弟妹們演講美國的老人醫學,第二個小時,指導學弟妹們做一篇有關老人醫學的論文reading。

   註: 本校醫學系學生發起一個讀書會ICJC (intercontinental journal club),由在美國的學長跨國與在校學弟妹用Skype視訊做journal and textbook reading目前已有十多位旅美校友參與,如果導師(即參加讀書會的校友)有回到台灣母校,就直接到現場指導。學校這邊負責讀journal or textbook的是五、六年級的clerks。低年級學生則旁聽及參與討論,據說效果相當好。

    陳醫師是我的大學同學,我們是醫學系13屆。這次演講為他做介紹的大一蘇俐瑋同學是醫學系57屆,整整差了44屆,這些學生比陳醫師及我的么兒都小了近10歲,可見我們兩人多老了。

    40多年前我們就讀的中國醫藥學院,學習環境及資源比之現在相差太多,但我們自我學習的能力反而磨練得很強。當年競選班代表的主要政見就是下個學期可以請到多少位台大醫學院的教授來為我們上課。

    陳一仁是我們這個group的[先知者],大一升大二時他預先告知大家,下學期除了註冊費之外,另外要存多少錢買Sobotta解剖學(原版、彩色,貴到幾乎是註冊費的一半)。另外還要存一筆錢向學長買顯微鏡,以準備未來兩年修組織學、病理學、寄生蟲時要看。顯微鏡向學長買,好好保養,兩年後再原價賣給學弟妹。在進入四年級臨床醫學前要買Ciba Collection(很貴,一套又幾乎是註冊費的錢),以及內外婦兒四大科教科書。

註: 現在都是由學校提供顯微鏡,至於教科書,很多醫學系學生連內外婦兒四大科的教科書都不買了。

    五年級時陳一仁又教我們如何寫英文信去申請花蓮門諾醫院的clerkship,因為門諾醫院的院長及主管都是來台傳教兼醫療奉獻的外國醫師,因此申請信要用英文寫。五年級升六年級時,我們在門諾度過非常難忘的暑假,邊做clerk, 每天黃昏在醫院臨近的海灘游泳,也遊遍了花蓮。

    陳一仁醫學院畢業後兩年就去美國,先讀了公共衛生碩士學位,然後在西雅圖執業,一方面當社區醫師,又在華盛頓大學取得醫院管理碩士學位。有先知的他在十多年前就為病患及當地的台僑、華僑組織亞裔銀髮族關懷基金會,教導即將邁入老年的銀髮族,在進入未來可能的衰老期前學會健身,及保持腦力,重要的是留下足夠照顧自己的財產。這是很有遠見的,過去他常回台灣演講這個題目,我還不知其意,現在終於了解這比長期照護更有遠見。

    本文貼上我的face book 後收到一些回應

 

  • 蘇俐瑋  感謝沈院長的介紹:)))
  • 以前並不知道中國醫的大學長姐們求學路是如此的辛苦,對比現在,真的覺得M5x的我們好幸福。
    另外,聽院長這麼說,竟也覺得,中國醫早期的學長姐有著濃濃的草根性,自主學習,砥志勵行,堅苦卓絕,越挫越勇,令人肅然起敬。我一方面感恩自己生在資源如此充足的時代,一方面,也提醒自己要知恩惜福。

    而道不盡的,是對於陳醫師、院長及導師們的感謝。感謝您們靠自己的雙手打拼出了一片天,還願意指導時常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我們!
    希望ICJC也能如同院長還有各位師長所做的努力一樣,將中國醫帶上更高的軌道,成為我們心中共同的驕傲!
    以各懷本事的師長們作為榜樣,我們會努力的:)
     
     
    • 陳蓓蒂   好溫馨的優良傳承!
       
      • HJ Chuang給沈院長:每當回到中國附醫時,只有感恩,而且中國的進步可以說是醫學中心之首,真的,回顧在中國附醫的12年,除了忙,休息就好了,可是學到一生受用不盡!離開中國附醫後的醫院沒有適應的,文化的不同!上星期回去遇到我是N0,是住院醫師的黃文信醫師和賴學洲(賴桑),讓我覺得在這惡劣的環境中,許多人仍堅守岡位,莫忘初心,髮色是智慧,謝謝您們對醫學的熱誠始終如一!
         
         
        • Tan Lek Hong感恩學長姐的提攜,讓我們有機會接觸新知。也非常敬佩當時學長姐學習的艱辛,沒有你們的努力,我們沒有辦法做得更好。謝謝你們!
       
       
     

 

投影片2  投影片3  

投影片4  

 

arrow
arrow

    沈戊忠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